卡介苗接种后形成疤痕是正常现象,当然,还应注意的是,在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不建议在接种疫苗的部位接触水,因为那样的话很可能在伤口上造成感染,因此导致伤口更严重,疫苗接种效果失败。 1、卡介苗接种后的局部反应与其他疫苗不同。通常接种后3周左右,接种部位会红肿,中间逐渐变软,形成白色小脓疱。脓疱破裂后会排出脓液,1-2周后结痂,愈合后可留下圆形疤痕。以上过程一般持续2个月左右。接种卡介苗后,接种部位附近的淋巴结往往会肿大(多为腋窝淋巴结)。随着接种部位的愈合,肿大的淋巴结会自行消退。这是卡介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过程,是有效接种的标志。如果不出现这种反应,会提示接种失败,应考虑补种。 2、很多孩子注射卡介苗后会发烧,注射处红肿溃烂,然后慢慢结痂,留下圆形疤痕。这些症状是接种疫苗后的正常现象,因为这种免疫疫苗通常含有少量病菌。主要原理是让我们注射的地方出现一个小面积的感染,可以唤起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然后就不会再被感染了。 3、接种疫苗后的疤痕会因每个人的体质而异。有的人可能大,有的人可能小。留疤体制的人颜色可能会深一些,但一般会随年纪的增长而消退。 1、接种卡介苗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儿童结核病,尤其是血行性结核病。接种卡介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 2、卡介苗是用人工培养的牛结核减毒活疫苗制成的疫苗。卡介苗接种是人为地使未被结核病感染的个体产生一种无临床风险的轻度原发感染,由此产生一定的特异性免疫。 3、卡介苗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无禁忌症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新生儿抵抗力弱,感染结核杆菌后易发生血液传播,导致结核病死亡率最高——粟粒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 4、卡介苗是减毒活疫苗,相对安全,成功率95%左右。该疫苗不能完全预防结核病感染,但可以显著减少重症结核病。 1、左上臂三角肌下端外缘,用酒精消毒皮肤。干燥后,滴2-3滴摇匀的疫苗溶液。用消过毒的针划一个“井”,每个长1-1.5厘米,缝隙0.5厘米。宜有红色标记。均匀涂抹疫苗,使其渗入皮肤。疫苗干了才能穿衣服。 2、卡介苗接种。只要足月新生儿没有特殊疾病,卡介苗接种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卡介苗接种大多数都用在预防结核病。 1、有些人不能接种疫苗。有惊厥家族史的人不能打卡介苗。此外,过敏体质或有癫痫病史的人不能接种卡介苗,否则会导致过敏反应。此外,如果女性处于孕期或哺乳期,不要接种疫苗,否则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 2、做好清洁工作。卡介苗接种后,注意接种部位的清洁。尽可能保持干燥,不要随意挠,否则可能会出现感染的迹象。如果在局部接种部位发现有脓液,可以先擦掉。如果情况相对来说比较严重,比如感染或者长时间流脓,就需要及时就医。 3、注意复查。因为卡介苗在人体内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所以在接种卡介苗后要注意定期去医院检查,一般是在接种三个月左右。也方便医生了解卡介苗接种的效果。